close

  開啟前置攝像頭,把頭調整到45度的完美角度,收緊下巴、瞪大眼睛……按下快門鍵,熟練使用軟件美化……這樣的場景,如今隨便坐進一個咖啡館都能碰見。
  自從有了智能手機,對自我的一切表達和期許行為,都開始有了質的改變:一秒按下快門,一步到位的後期處理,一點圖標就能將這個“作品”上傳到社交圈。用影像來刻畫和表達自我,安迪·沃霍爾曾做過,不過科技的發展將在未來繼續改變著我們生活的方式和藝術創作的介質。而往前追溯,那時的藝術家們只能用畫筆,緩慢精緻地完成跟如今“自拍”類似的行為。
  大膽想象一下,如果那時的梵高、倫勃朗、畢加索穿越至今,看見“自拍神器”,他們的創作會有怎樣的改變?
  誰第一個畫出了自畫像?
  誰最早創作了自畫像?這個問題至今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答案。藝術史學家們往往只能給出一個模糊的方向———“很早很早以前,藝術家們就開始畫自己了。”相對比較準確的事實是,在歐洲文藝復興的早期,藝術家們就開始“頻繁地”把自己當做主體來進行描繪。
  日常的重要物件影響了這一進程———鏡子,在那時,鏡子已不再是奢侈品,價格更便宜,效果也更好。
  有人考證說,被稱為早期尼德蘭最偉大畫家的揚·凡·艾克的《男子肖像》,也許是現存已知最早的自畫像之一。
  這幅創作於1433年的作品描繪的是一名正襟危坐的男子,男子的頭上包著一塊紅色頭巾,頭巾在頂部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結。從對細節的精細描寫和微妙的光影表現,以及畫上的簽名看,可以肯定作品出自揚·凡·艾克之手,但至今也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畫中男子就是畫家本人。不過有兩個至關重要的間接證據,一是畫中男子的穿著打扮很符合藝術家的社會地位;二是,藝術家為他的妻子創作了一幅具有相同背景的油畫。
  這就不得不提到畫家所處時代的階層需求,那就是藝術家開始為了賺取佣金,為宮廷、貴族和有錢人作肖像畫,尤其是在當時的尼德蘭地區。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這樣的風氣更甚,貴族與有錢人更樂於付錢讓畫家為自己創作人物肖像。所以在文藝復興時期,涌現了大量自畫像作品,成為了後世的珍寶。
  更有意思的是專家的分析,揚·凡·艾克如此用心地去畫一幅自己肖像畫,很可能是用來做活廣告,吸引“潛在目標客戶”的。藝術史學家甚至還調皮地模擬了作品的潛臺詞:“看我畫的自己,我畫得多麼活靈活現!”
  當然,也有人認為法國藝術家、宮廷畫家讓·富蓋於1450年前後創作的自畫像,才是西方現存最早的自畫像。這幅自畫像的材質很特別,整個肖像畫在了一個鍍金的盤子中。
  是自戀,練筆,還是自傳?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藝術巨匠達·芬奇的一張素描自畫像創作於1512年左右,被認為很可能是達·芬奇生前的最後一張作品。畫中老頭精神矍鑠,披散的長髮和鬍鬚,堅挺的鼻梁和用力的嘴唇似乎都在透露這種精神信息。
  在達·芬奇創作這幅肖像時,意大利許多地方被法國占領,因為戰亂的時局,達·芬奇不得不離開米蘭,來到羅馬。然而當時的羅馬教皇卻十分偏愛另一位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這讓達·芬奇倍感失望,轉而潛心科學研究。不過,這又引起了流言與污衊,教皇下令禁止他解剖屍體。與此同時,他的一個學生去世,另一個轉投拉斐爾門下,也令他沮喪萬分。種種不順,讓達·芬奇懷著沉重的心情繪製了這幅《自畫像》。
  由於文藝復興時期肖像畫的存在與贊助關係十分密切,因而畫自己的肖像畫(即畫家的自畫像),則被看成是他們的一種自由情感的抒發。當然,要憑藉一手絕妙的手藝吃飯,勤於練習是絕對不可以缺少的,於是也有人說,畫家畫自己,其實是一種最經濟實惠的練習手段,因為,首先,模特是免費的。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目的,自畫像都為藝術史的研究提供了最直觀、最感性的一手資料。在這個立場上,也許藝術史學家最喜歡倫勃朗這樣勤於創作自畫像的藝術家。
  倫勃朗現存於博物館的自畫像大概有90幅左右,其中有油畫,有銅版,還有10幅素描。很多人猜測,還有許多散落在私人藏家手裡———這與後來倫勃朗的遭遇有關,在晚年落敗之日,他曾經變賣家產。有一位理論家曾經計算過,以倫勃朗平均每年畫兩幅自畫像的規律,他一生的自畫像總量至少在百幅以上。
  “多”是倫勃朗自畫像的一大特點,但更重要的是,這些作品從年輕到年老,追溯著倫勃朗命運的軌跡,他的技法也在不斷精進,從外在表達到了刻畫內在。1629年,倫勃朗23歲,畫布上的他,面容消瘦,溫文爾雅,英俊從容。一直到三十多歲,他都衣著光鮮,可以看出倫勃朗的生活條件是優渥富裕的。然而,藝術家似乎有著天生的憂郁,這樣的憂郁從年輕時的自畫像貫穿到年老,更是體現在有著個人典型特征的色調上———總是朦朧的、黑暗的。
  1660年,倫勃朗54歲,原本英俊的青年已因為喪妻與事業挫敗的雙重打擊,變得潦倒,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身材發福,皮膚鬆弛,不修邊幅的老人形象。在自畫像里,倫勃朗並不美化自己,而是如實的記錄,只用簡約和闊大的筆觸去雕琢內心的情感。1669年,倫勃朗在臨終前畫了最後一張自畫像,畫里的他,從眼睛與神態,似乎都在審視自己的一生。
  作家或許會留下自傳,政客或許會留下回憶錄,而畫家要留下一生,自畫像就是能講故事的那個載體。
  畫家更善於刻畫自己
  現代人自拍很少會記錄自己的糗事,更不用說潦倒窘境。幾百年前的藝術家卻對現實忠實記錄。
  跟倫勃朗很相似,梵高也以畫自畫像著稱,只是他在大眾的“知名度”大大高於倫勃朗,這也許與種種充滿戲劇性的故事有關。在梵高的年代,已經出現了相機,但窮困的梵高很少拍照,目前也只有三張關於他清晰的照片,且都是21歲以前所照。
  再好的攝影師,也沒有畫家自己善於刻畫自己。
  1885年到1889年期間,梵高驚人地完成了四十多張自畫像。驚人的不只是數量,還有他對痛苦、恐懼、精神折磨的暴露,當然也有生活中偶然的美好和快樂。
  1888年,梵高與高更大吵一架以後,割掉了自己的一隻耳朵,隨後就對著鏡子畫了那一幅最著名的自畫像———《包扎著耳朵的自畫像》。這幅梵高藝術生涯巔峰的代表作,已然成為了到荷蘭旅游最受歡迎且最具特色的明信片畫面———梵高頭纏繃帶,面孔非常消瘦,眼窩深陷,滿臉狂躁不安的痛苦,觀者無一不感受到流露出的悲憤和絕望。藝術家的癲狂,造成了巨大的視覺衝擊,更是後世的藝術瑰寶。
  110年以後的1998年,梵高的另一幅自畫像傑作《沒鬍子的自畫像》以7150萬美元拍出。
  在另一個“善於刻畫自己”的畫家作品上,最常見的是粗粗的一字眉和絢麗的美洲地域色彩———畫中人就是弗里達,墨西哥最有名的女藝術家。
  6歲那年,弗里達罹患小兒麻痹,18歲那年,她遭遇一場巨大車禍,在隨後的日子里,她做了32場手術,經歷了3次流產,最終癱瘓。畫畫,成為了弗里達生命的寄托,在她200多張的藝術創作里,有三分之二都是自畫像。
  “我畫自畫像是因為我總是感受到孤身一人的寂寞,也是因為我是最瞭解我自己的人”。弗里達的作品充滿了隱喻和具象的特征,比如破碎的身體、器官的分離,當然她也深受墨西哥文化的影響,採用了寫實與象徵主義相結合的方式。
  將自己置於畫面的中心———弗里達並不避諱自己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她的畫作集中地表達了女性,尤其是女性的痛苦。一位評論家在《時代》周刊以一篇題為《墨西哥式的自傳》的文章中寫道:“要將她的生活與她的藝術分割開來是很困難的。她的畫就是她的自傳。”
  如果現代人再僅以類似“自拍”的“自戀”來解讀藝術家們的自畫像,那麼這會是絕對的誤讀。 (範範貝)
  那些熱愛“自拍”的大師
  自拍(Selfie)自從進入到牛津辭典年度詞彙後,在現實世界就更加流行了。
  然後,在沒有攝像頭和修圖軟件的從前,史上最自戀的大畫家們為實現“自拍”,做出了艱苦卓絕的探索。
  最多變的“自拍”:畢加索
  畢加索絕對算得上是“自拍”達人了,一生畫過上百幅自畫像。看過他15歲時的《未梳頭的自畫像》後,你會驚訝於這樣一個青澀甜美的少年是如何變成另外一番模樣的———在畢加索老年的《面對死亡的自畫像》中,他映射出了一個“立體”和“原始”的自己。這讓人想起他早年畫的《亞維農的少女》,不過這幅中的表情更加獃滯、乾巴和無生氣。
  最自戀的“自拍”:梵高
  如果說看畢加索的“自拍”你能看到他身體和藝術的一生,那麼看梵高的“自拍”大概就是看他如何為自己的“自拍”換不同的背景板。
  比如同期創作的《戴草帽的自畫像》和《戴灰呢帽的自畫像》這兩張“自拍”,構圖和人臉幾乎如出一轍,只是換了色彩組合。梵高曾說:“我在自畫像中不僅畫了自己,也畫了所有印象派畫家。”梵高的經歷告訴我們,自戀也可能是一種病———尤其當一個人如此多次地膜拜自己的時候。
  最深沉的“自拍”:蒙克
  挪威畫家蒙克的一生被各種心理疾病纏縛,還接連遭遇親人的離世。他曾說,“我的一生是在深不見底的懸崖邊行走,從一塊石頭走到另一塊石頭。”在他的“自拍”中,時間、空間,甚至心跳都剎那凝固了,人物內心的張力被表現到極致。如果一直盯著蒙克的眼鏡,甚至會有無法呼吸之感。
  最持之以恆的“自拍”:丟勒
  德國畫家丟勒少年時曾追隨父親習藝,他對繪畫表現出特殊的才能。13歲時,丟勒就用銀針刻了第一幅自畫像,併在畫上寫道:“1484年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照著鏡子畫了自己。”丟勒生平創作的個人肖像總稱“丟勒自畫像”,包含一系列油畫、版畫以及素描作品,不僅是歐洲第一套持續終生的自畫像,也是整個藝術史上最為知名的人像畫作之一。  (原標題:藝術家的自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u27funx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